很多时候,只停留在自己的委屈中,难以找到解决方向,倒容易一气之下激化矛盾让事态更恶化——比如张奕所设想的给所有人发邮件。
职场生存发展中,由于知己知彼不够而不小心犯众怒的事常有。张奕如果能早点了解,所在环境中,不宜当众太出挑,那会被认为她扫了所有同事的面子,事情可能会不同。
话说回来,知道为何陷入这样的处境,可以吸取教训下次当心;比这更重要的是,不小心陷入之后,现在该怎么办?
当事人要先稳住,看清楚在这段职场经历中,想要什么;而后能跳出自己的立场,用中立的眼光看看事态的全局(包括自己、其他人、所在团队或公司),看看自己想改变什么,能改变什么,便容易找到解决方向。
工作中不必求圆满,得到最重要的就够了——比如工作期间积累的业绩、经验、智慧、能力、人脉,让这段经历为自己添彩,也更有力地支持下一步目标。这些能真正帮职场人增强自主选择的能力,确实该换个环境时,也可从容考虑去留。如果张奕专注于这些自己可主控的重要的事,便无需对背后非议那么委屈无力。不招人嫉是庸才。显然她知道自己成为话题女王之前,同事的长期背后议论并没怎么影响她的工作——换言之,如果这是一家可以凭实力和业绩说话的公司,同事们纵有不满,也奈何不得她,只能背后说说而已。甚至不排除别人在背后议论她和老总关系好时,话语中尖酸之外,还有羡慕和嫉妒。
当然,好的工作环境也很重要,张奕若想跟同事们好好相处,不宜先下结论认定所有人在针对她,倒可以静心反思一下,能做些什么?不必一个人冥思苦想,也不必一个人独自委屈,如果自己看清全局有困难,完全可以问身边关系好的同事,对她的处境怎么看,有何意见建议?也不妨去找老总交流,直接表示:之前一心扑在工作上,只想到把事情做好,也许有些做事之外的细节考虑不周。请求指导和反馈,对于自己的工作与沟通等方方面面,老总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、需要提升、需要怎样提升。明了这些,远比把自己当成无能为力的无辜受害者,群发邮件质问控诉,要有建设性得多。
此外,一些细节,比如张奕没留神她与所在环境的不和谐音,而且有点认为“我是对的,别人很奇怪”,继续按自己的方式走下去。如果及早留神,了解环境对她的真实反馈,适当调整,情况会有不同。不是说张奕有多大过错,只专心做事的方式,在好些公司里没有任何问题。理想情况是一开始就知己知彼,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。如果已经进了一家人情世故也重要的公司,那么,需要先熟悉环境和规则。能得到环境支持,会对工作有帮助。
凯文的境遇不同,为自己争取好的工作机会无可厚非。同时,仍有些事情可以去做——我们没有看到他和杜梅后来还有无来往。感觉关系中断了。凯文说原本心里很感激杜梅,看起来并没有表达过——想过为别人赴汤蹈火,实际上什么都没做。既然杜梅在他职场新鲜人时期帮过他很多,那么,他在杜梅被指派去不如意的岗位时,尽力帮她一把,也算道义责任。杜梅有可能愤怒埋怨,一开始不接受,然而,凯文若能找到杜梅,表达对她尽心指导的感激,承认自己为了争取工作机会搏了一搏,表示愿意尽力为她做些什么……重点不在于杜梅的原谅,而是他能坦然面对自己内心的不安和愧疚,并有所承担。如果他跟杜梅关系有所缓和,固然部门同事们不必再替杜梅抱不平。单只是他面对自己的不安后,能够专心工作,用业绩说话,也容易让自己确认,也让别人看到,他对团队对公司的价值,值得留他在这个岗位上。
职场中,知己知彼,能够不单停留在自己的期望和委屈里,懂得从别人、从中立视角看待整个局面,寻找改变现状的关键点,是一项修炼。换位思考并且看清全局的能力,可以让有志向的职场人,更快融入环境,赢得环境支持,更轻松完成目标;也在需要时,更具备重新选择的自由。
评论